元朝诗人作品集 -力博古诗词
  • 闻说龙兴寺,多年未款扉。
    风林发松籁,雨砌长苔衣。
    殿古灯光定,房深磬韵微。
    秋风动归兴,一锡向空飞。
  • 丰年禾黍登,农心稍逸乐。
    小儿渐长大,终岁荷锄?。
    目不识一字,每念心作恶。
    东邻方迎师,收拾令上学。
    后月日南至,相贺因旧俗。
    为女裁新衣,修短巧量度。
    龟手事塞向,庶御北风虐。
    人生真可叹,至老长力作。
  • 相思吴越动经年,一见情深重惘然。
    草木变衰人易老,江湖牢落雁难前。
    秦山半出青天上,禹穴遥临古道边。
    欲说旧游浑似梦,何时重上剡溪船?
  • 马蹄踏水乱明霞,醉袖迎风受落花。
    怪见溪童出门望,雀声先我到山家。 
    白话译文
    骑马过溪,踏乱了映在水中的霞影,迎风向前,落花堕于衣袖之上。
    溪童早已出门探望,甚使诗人惊奇,因为儿童闻鹊声而早已出门迎接了。
    词句注释
    ⑴山家:居住在山区的隐士之家。
    ⑵“马蹄”句:明亮的云霞倒映在水中,诗人策马踏溪,搅乱了水中的霞影。
    ⑶醉袖:醉人的衣袖。
    ⑷怪见:很奇怪地看到。溪童:站在溪旁的孩童。
    ⑸鹊声:喜鹊的鸣叫声。

    创作背景
    暮春时节,作者骑马走访隐居山中的友人,沿途景色明丽,心情欢快。此诗即为描写山行情景而作。
    作品鉴赏
    整体赏析
    一二句写途中所见。“马蹄踏水乱明霞,醉袖迎风受落花。”骑马过溪,踏乱了映在水中的霞影,点明了溪水的明澈,霞影的明丽。迎风向前,落花堕于衣袖之上,可见春花满山。“落花”亦点明季节。“醉袖”中之“醉”,有为春光所陶醉之意。马匹、溪水、明霞、落花,构成一幅美妙的“暮春山行图”。诗人来此并非为赏风景,而是访问山家。然而笔触所至,风景自现。
    “怪见溪童出门望,鹊声先我到山家。”诗人来到山居人家门口,见儿童早已出门探望,甚使诗人惊奇。“怪”字为末句伏笔。原来是因为“鹊声先我到山家”。这两句先“果”后“因”,巧作安排,末句点明溪童出望的原因,则见“怪”不怪了。重点突出了末句的鹊声。“喜鹊叫,客人到”。故而山家的儿童闻鹊声而早已出门迎接了。山鹊报喜,幼童迎望,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    这首小诗纯用白描,灵动有致,清新隽永;诗意清新,写景如画。
    名家点评
   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教授赵传仁《诗词曲名句辞典》:马蹄踏过溪水,搅乱了映在水中的彩霞,迎风的衣袖落上了许多花。诗意清新,写景如画。
  • 柳梢绿小梅如印。乍暖还寒犹未定。惜花长是为花愁,?酒却嫌添酒病。蝇头蜗角都休竟。万古豪华同一尽。东君晓夜促归期,三十六番花递
  • 楼前曲浪归桡急。楼中细雨春风泾。终日倚危阑。故人湖上山。高情浑似旧。只在东风瘦。薄晚去来休。装成一段愁。
  • 纥干生处。几时飞去。欲去被天留住。野人得饱更无求,看满意、一犁春雨。田家作苦。浊醪酿黍。准备岁时歌舞。不妨分我一豚蹄,更试听
  • 自从谢病修花史,天意不容闲。今年新授,平章风月,检校云山。门前报道,麴生来谒,子墨相看。先生正尔,天张翠幕,山拥云鬟。
  • 茫茫大块洪炉里,何物不寒灰。古今多少,荒烟废垒,老树遗台。太行如砺,黄河如带,等是尘埃。不须更叹,花开花落,春去春来。
  • 临流相唤百东坡。君试舞,我当歌。不乐欲如何。看白发、今年渐多。青天白日,斜风细雨,尽付一渔蓑。天地作行窝。把万物、都名太和。
  • 山翁醉也。欲返黄茅舍。醉里忽闻留我者。说道群花未谢。脱巾就挂松龛。觉来酒兴方酣。欲借白云为笔,淋漓洒遍晴岚。
  • 男儿勋业古来难。叹人世,几千般。一梦觉邯郸。好看得、浮生等闲。红尘尽处,白云堆里,高卧对青山。风味似陈抟。休错比、当年谢安。
  • 青天仰面。卧看浮云卷。苍狗白云千万变。都被幽人窥见。偶然梦到华胥。觉来花影扶疏。窗下鲁论谁诵,呼来共咏风雩。
  • 冥鸿有意避云罗。问何处,是行窝。今古一渔蓑。收揽了、闲人最多。求田问舍,君休笑我,两鬓已成皤。髀肉尽消磨。浑换得、功名几何。
  • 青松偃蹇。不受春风管。松下幽人心自远。惊怪人间日短。微茫云海蓬莱。千年一度春来。争信门前桃李,年年花落花开。

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

京ICP证000000号
返回顶部